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欢迎您!

学院概况

社联二维码

学生会二维码

学科建设平台
省“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
发布时间:2019-11-07 10:29:41      点击次数:

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1、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

1980年设立学科,1992年招本科生,26年中德合作办学,近年来获得了跨越性发展。2002年获省应用化学重点扶植学科,2005年获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并于2011年以考核优异通过验收;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8年获省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获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010年获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农副产品生化制造为学科特色,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2009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建设点; 2007年获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并通过省级验收;2009年主持首批省农副产品生化制造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08年作为首席专家获首批省法人科技特派员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并于今年获首批省优秀团队科技特派员称号;2008年与3所德国高校联合建立中德ZEHN联合研究院并于2009年获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资助;2009年还参与省有机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省纳米材料与器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

学科师资54人,其中正高16人,博士30人,省“151”第一层次、国务院特贴、省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16人次,省高校教学团队1个,有海外背景教师14人,主持国家和省级项目教师达90%

五年来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等纵向59项,横向203项,总经费3200余万元,省部级科技奖7项,受理授权发明专利36项,论文302篇,其中三大检索71篇,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5,知名学者学术报告105人次

本学科提出培育了“实学实效”工程教学,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做人实在、做事实干、做学问实用的“三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国家、省级竞赛奖113人次,获省新苗计划22项,就业率连年超97%,考研率连年全校领先。

2、学科特色与优势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和化学工艺等二级学科以农产品初级原料、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和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过程工程技术、化学加工技术、生物加工技术、过程工艺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资源深度高值加工,以生物质资源替代日益枯竭的矿物质资源,获取生物源绿色化学品、生物源医药原辅料等为目标,在同类学科中率先提出并培育了“农副产品生化制造”特色学科方向,核心为:通过化学反应或者生物反应,实现农副产品原料物质转化,通过过程与工艺技术实现产品提纯和形态加工等,与我省浙大、浙工大等的大化工、工业催化等特色方向错位和差异化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用”合作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发展农副产品生化制造新兴高科技产业,在平台建设、科研开发、学科团队、产业服务等方面处于省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3、学科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过程工程技术)

本学科方向研究农副产品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运动、传递、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即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过程共同规律,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物质提纯、形态转变等;形成了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过程工程技术鲜明学科特色,重点研究领域为分离工程和反应工程等;在反馈式离子膜分离新技术、分子蒸馏技术、超临界技术、超声波过程强化技术、微波真空冷干新技术、生物质厌氧发酵流化床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创新成果并将取得新突破。

2)应用化学(农副产品化学加工技术)

本学科方向研究农副产品化学转化过程的共同规律与共性技术,对农林生物质资源,通过化学反应与分离技术,实现化学转化和综合利用,重点领域为功能成分结构特性、分子水平提取、分子改性修饰与组装等研究,使农副产品加工向分子水平推进,开发高值生物源绿色化学品、生物源医药原辅料等形成了农副产品化学加工技术鲜明学科特色;着重在生物基糖化合物分子修饰、生物质高压催化氢化与氢解转化、生物质三素拆分与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前沿探索和研究开发并将取得新突破

3)生物化工(农副产品生物加工技术)

本学科方向研究农副产品生物转化过程的共同规律与共性技术,对农林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反应与分离技术,实现生物转化和综合利用,重点领域为酶工程、现代发酵工程等研究,开发高值生物源生物化学品、生物源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等形成了农副产品生物加工技术鲜明学科特色,着重以农林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为原料,通过内外源酶和内外源菌生物转化,研究开发γ-氨基丁酸、异硫代氰酸酯、功能性生物色素等生物基活性物,进行了创新性前沿探索和研究开发并将取得新突破

4)化学工艺(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过程工艺技术)

本学科方向利用化学工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解决农副产品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的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工艺技术问题,研究农副产品原料经过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开发创建清洁高效的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与模拟优化形成了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过程工艺技术鲜明学科特色,重点领域为过程工艺和优化等。

 

1   高层次人才椿范立教授指导学科科研工作

2学科举办农副产品生化加工国际学术会议

 

3  法国药科院院士Prof. Y.Zhang指导学科科研工作

 

 

4  学科带头人毛建卫教授带领学生到一线指导企业科技进步

 

 


  联系地址:杭州市留和路318号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轻工学院

联系电话:0571-85070371

   编:310023

   E - mailloujianzust@126.com

       址:http://shqg.zust.edu.cn

 


 

上一篇:一级学科硕士点
下一篇:省法人科技特派员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浙江科技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xcb@zust.edu.cn  浙ICP备11051284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浙江科技大学习得园C2-6楼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5070370